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

貿協要在大陸扎根


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表示,將對大陸50個城市進行市場調查,舉辦台灣商品展,以主動出擊,深耕大陸市場。

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指出,中國大陸積極組團來台採購,成果豐碩。他強調,貿協不能坐以待『幣』,要主動出擊,在大陸市場扎根。將選擇50個城市進行市場調查,篩選有潛力的城市舉辦台灣商品展。

貿協昨(1)日舉辦成立39周年慶祝茶會,昨天也是王志剛上任滿一周年。日前他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,將建立兩岸合作機制。最近大陸面板採購團來台,原訂採購22億美元,但配合大陸三下鄉政策,全年已上看44億至50.8億美元。

不坐以待幣 做市調辦商展
他表示,兩岸建立面板共同規格一旦實現,就會成為引領世界遵行的共同規格。以下是專訪紀要:

問:經濟部委託貿協執行新鄭和計畫,大陸市場是重點,目前成效?未來推動的重點?
答:大陸占我出口總額約40%,我上任後就列入重點業務。最近大陸海貿會率領多個進出口商會與40家企業來台,未來一年對台採購金額達14億美元,總採購金額逾22億美元;接著有大陸面板採購團來台。

到今年底還有九個採購團,來台採購汽車零配件、電子產品、日用百貨品、食品等。會以汽車下鄉採購的金額最大,因為大陸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。

對台灣而言,等待大陸採購團來台是坐以待「幣」,貿協應主動出擊,會選擇50個城市深入市場調查,選出有潛力的城市舉辦台灣商品展,進而設立台灣商品中心,協助台灣商品建立品牌。

參加世博會 行銷優質台灣
例如9月舉辦的「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」,已有600多家廠商報名,使用1,834個攤位,許多向隅業者後補,紛紛透過管道爭取,「現在我的壓力很大。」

貿協並輔導兩岸業者設立台灣商品專區,包括大潤發、上海城市超市等。吉林、廈門、青島、瀋陽等地方主管單位希望與貿協簽訂合作意向書。

貿協已與昆山市簽訂合作備忘錄,將在昆山花橋經濟開發區,推動海峽兩岸經貿合作區,設商品物流中心,強化兩岸經貿交流。

問:貿協應邀參加明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,目前進度?
答:貿協以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名義參加世博會,將設立「台灣館」,這是我國40年後首次重返世博會。預估世博會展出期間,全球有7,000萬人次參觀,這也是我國第一次在國際市場行銷台灣,意義重大。

世博會不是商品展示會,必須展現台灣的特色。目前已選出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規劃「台灣館」,預定11月底完成外觀,以「兩岸文化傳承,台灣發揚光大」為主軸,充分展示台灣的精神、文化與特質。

貿協興建台灣館須自籌10億元,我曾與多家企業接洽,目前還沒有下文,主因業者希望看到規劃設計圖,一旦完成圖樣,進行就會較順利。

問:貿協拓展新興市場的策略與預期成效?
答:今年上半年已辦理14項展團活動,服務310家廠商,洽談買主達1.15萬人,現場交易金額3,306萬美元,後續交易金額1.48億美元。下半年還有八個拓銷團。

攻新興市場 培訓尖兵種子
其中5、6月辦理的兩場高層領航團,中東高層領航貿訪團,就有1,575位中東買主參加,現場及後續接單計6,132萬美元。東歐高層領航貿訪團也接到6,000多萬美元訂單。

因應新興市場崛起,貿協培訓中心今年新增葡萄牙語和阿拉伯語組,以滿足企業拓展中東、巴西等市場的人才需求。

每個地區要依各地文化、民情,採取不同的策略。貿協訂出「市場尖兵種子計畫」,在各新興市場洽詢會說華語的年青華僑,爭取來台培訓,再請開拓新興市場的台商認領,向下扎根布局,目前已有22家台商認領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