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

探索新老媒體融合


《因為· 愛》中,電視與網路實現了內容和行銷資源的整合,新老媒體進一步融合發展。其模式對於未來的媒體發展,具有啟發意義。互聯網越普及,分流傳統大眾媒體受眾的趨勢也將越明顯。面臨巨大衝擊之時,作為強勢媒體的電視,已經認識到充分發揮網路交互性功能,走整合與互動之路將是新老媒體謀求共同發展的必然趨勢

2009年,一部鎖定“80後” 人群的愛情電視迷你劇——《因為·愛》,成為電視媒體與網路媒體合作模式的試金石,在探索融合之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該劇在浙江影視娛樂頻道播出一年後,成為該頻道收視率最高的節目,浙江影視娛樂頻道希望這部劇能夠成為影響更大的明星節目,但是在非上星的地面頻道,其局限性可想而知。

於是,上星變成了上線,他們想到了新浪。新浪首頁移動位置以及女性頻道首頁固定位置出現《因為·愛》廣告及視頻專區連結。網友可以點播欄目、回應討論、參與活動例如《因為·愛》開通網路討論專版,每次設定話題正反方,並在每期節目中以遊走字幕的方式直接回饋在節目中。另外,新浪還利用旗下樓宇視頻資源,形成電視、互聯網、戶外數位媒體和傳統報紙、雜誌全方位傳播的模式

網路的加入讓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上升明顯,據浙江影視娛樂頻道策劃行銷部副主任徐為介紹,2009年與新浪合作後,收視率顯著提高,從2008年平均收視率 2.3,上升為 2009年平均收視率3.1。而該劇在新浪上的日均點擊量都保持在10萬次,單期評論2000條。更具市場意義的是娃哈哈“營養快線”的加入,除了冠名贊助欄目全年地面活動,還因此更改了產品包裝,讓產品和主題活動聯繫更緊密。

該劇實現了電視與網路的內容和行銷資源的整合,新老媒體進一步融合發展。與此同時,《因為·愛》浙江影視娛樂頻道與新浪合作的模式創新靈活,共同出資、同步打造,雙面行銷,按資分紅,其模式對於未來的媒體發展,具有啟發意義。

《成功行銷》點評:當網路逐步分化了電視機前的年輕群體以及精英群體的時候,電視媒體要順應這種趨勢,以新的傳播技術改變舊的傳播形態,形成與新媒體互動發展的新形態。通過以“多媒體”的特質來定位電視欄目《因為·愛》,以觀眾與節目在網上的互動為重點進行打造,使之成為電視節目中最活躍的元素,有利於重新吸引電視廣告的有效受眾。

新浪行銷中心總經理葛景棟點評:今天的媒體環境發生了變化,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受眾不僅是資訊的接受者,更是資訊的創造者。與傳統媒體合作,網路不僅為他們的節目做宣傳,更重要的是成為一個中心平臺,通過線上互動、線上報導以及線下活動進行完全整合。建立起有各種媒體參與並發揮各自特色的模式,通過跟線民互動不斷產生新的內容,實現線民自發的多次傳播。

浙江影視娛樂頻道總監田偉點評:電視的強大覆蓋能力和視覺衝擊力無可爭議,而互聯網的互動性和整合能力也無可替代,《因為·愛》作為一部反轉劇,除了自身電視劇的屬性外,互動是最大的看點,這對於電視這種單向傳播的載體而言是一個局限,因此,浙江影視娛樂頻道就想到了新浪這個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傳播平臺,電視+互聯網,其影響力成倍放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